
一、《赣榆年鉴》是由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政府主办、连云港市赣榆区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负责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于2003年出版第1卷,此后每年公开出版1卷,并标以出版年份,本卷年鉴为第21卷。
二、《赣榆年鉴(202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载2022年度赣榆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科学地反映赣榆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新典型、新成就、新经验,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赣榆区提供基本的信息资料,力求发挥年鉴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三、本卷年鉴记述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特载、专文、区情概览等内容有所上溯或下延。记述地域范围以2022年赣榆行政区域为界。
四、与《赣榆年鉴(2022)》相比,本卷年鉴新增“数字赣榆”“赣榆港区”“旅游业”类目,增设“政府实事工程”“机关事务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种业”“农业产业化”“物流业”“乡村文化”“乡村治理”等20多个分目,突出赣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风貌和年度特色。
五、本卷年鉴采用分类编辑,分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以条目为基本记述单元。卷首设专题图照、特载、专文、大事记,主体部分设区情概览、中共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员会、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代表大会、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政府、政协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员会、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管理、海洋经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开放型经济、数字赣榆、交通、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城市建设与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社会生活、公共安全、镇域发展、人物荣誉34个类目,卷尾设统计资料、附录、索引。分目286个、条目1388个,专题图照设赣榆名片、年度聚焦、非凡十年3个专题64幅、随文图照178幅,表格28张。
六、本卷年鉴交叉内容采用参见法。个别地方设“链接”,收录相关资料,以扩展记述内容的信息量。
七、本卷年鉴中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发布的《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本卷年鉴部分内容采用“亩”作计量单位。
八、本卷年鉴文稿资料根据赣榆区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审定的年鉴组稿计划和撰写要求,由赣榆区相关部门、单位指派专人编写,并经相关部门、单位领导人审核签字。为完整反映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赣榆年鉴》编辑部采编和补充了部分内容。
九、本卷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原则上采用赣榆区统计局提供的《统计年鉴(2023)》中的统计数据。由于数据来源、时间、统计口径和方式的不同,文中数据或有差异,使用时请以赣榆区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准。
十、本卷年鉴的检索方法有目录和索引两种。目录在卷首,索引在卷末。本卷年鉴加入中国知网(www.cnki.net),方便读者读鉴用鉴。